“踔厲奮發新時代 笃行不怠向未來” ——伟德网站是多少•中西醫結合學院學子風采展示

發布者:張豔梅發布時間:2022-05-30浏覽次數:230

在南中醫,你可以透過小小的鏡頭,淡淡的筆墨,勾勒它的葳蕤萬物;也可以突破自我極限,挑戰20天連續跑步打卡;亦或傳播抗疫故事,讓志願事迹溫暖人心,讓奉獻之花開滿校園......

賞魅力校園抒心中感悟

獲獎名單

一等獎:高逸航

二等獎:董志超

三等獎:陳天悅、陳蕙汀、許承

  



  

獲獎同學用獨特的攝影構圖方式和絕佳的拍攝角度,展現了我院燦爛美好之景

在南中醫光影定格的一瞬間,代入過去的賞花追月與讀書走路,你會愛上它永恒的保留。今年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與南中醫相約跑步吧,未來的中國夢還須青春汗水的澆築!

喜迎二十大,奔跑新征程

一等獎 孫焱

二等獎陸超然、楊揚、劉福康

三等獎滕麟鑫、黃彥甯、潘志偉、勞子珊、韓秋革

  加油吧,少年!用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人生隻有不停奔跑,才會看到奇迹!

南中醫學子不僅用積極的态度去奔跑,用青春的汗水去拼搏,更是在疫情一線堅守作戰,記錄大愛相傳的同胞情。

抗疫有我在,青年顯擔當

獲獎名單

一等獎:朱俊宇

二等獎:何銳倩、楊雲山

三等獎:董志超、許承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疫情之下,講好屬于南中醫學子的抗疫故事。

志願故事01

疠後沐春風,抗疫有我

——中西臨211朱俊宇

對我而言,2021的那個暑假一定是人生中最特别的假期。我不僅如願被南中醫錄取,還在核酸檢測後主動留在現場成為一名志願者,提前踐行了一名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這是我第一次走上抗疫志願者的崗位,切身感受到疫情給每一個普通人生活帶來的陰影,以及作為一名志願者為廣大人民群衆服務的自豪。

剛開始志願服務的時候有點手忙腳亂,多虧有經驗的志願者耐心指導,等我熟悉工作之後我也主動擔起幫助新志願者的責任。朱俊宇為城市的防疫工作奉獻力量,也同一起防疫的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工作量确實挺大的,從早到晚一刻不歇,但也感到十分溫暖,有向我道感謝的普通百姓,有一起奮鬥的志願者夥伴,還有在我們最熱最累時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冰鎮飲料。” 

為了保證服務點始終有人在崗,志願者們都是就近在社區的黨員休息室輪流吃午飯,進餐成了大家短暫的休息時間。吃到一半的時候,我擡頭看到高挂的國徽和黨旗。那一刻我驕傲自己是中國人,驕傲自己生活在一個英雄的國度,驕傲自己和英雄們站在一起。

2022,就在我們開學後不久,南京疫情再次反撲,這時的我已經在南中醫學習成長了半年,對于醫學”“生命”“志願的理解更加深刻。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而我願意,與衆多逆行者一起,扛起這座山。我再次加入了核酸檢測志願者的行列。白衣執甲,願追随紅旗,共築免疫長城。

何謂大醫精誠,吾将上下而求索!

志願故事02

盡全力 防我有責

——中西臨202何銳倩

寒假期間,響應團委的号召,我毅然報名了桂平市2022年寒假返家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青年力量。在了解招募志願者的條件和任務、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我積極向社區報道,并通過培訓參加為期五天的社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

第一天,針對一些老舊小區缺少管理和疫情防控,在社區居委會的分配下,我和同組志願者到達小區後,在門崗處提醒出入小區的人員做好自我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和登記。

臨近春節,外出務工、求學人員陸續返鄉,社區門口設立了檢查登記崗。第二天,我和組員跟随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詢問并登記從深圳市、百色市等地返鄉人員的信息,後期通過電話聯系重點管控人員,形成核酸與體溫登記花名冊,同時宣傳教育居家隔離,宣傳及張貼健康貴港二維碼填表。

第三天,在社區幹部的帶領下,我們在社區周邊走訪,向居民們進行防疫宣傳。給居民分發防疫手冊,宣傳防疫健康知識,叮囑他們在家要勤通風、勤洗手,外出要正确佩戴好口罩,不要聚餐和聚會。

之後兩天,我和其他志願者做好後勤工作:協助社區幹部錄入返鄉人員相關信息,對于信息不完整的人員,對其撥打電話予以确認;協助統計、管理及定期公布口罩、消毒物資和其他補給的基本情況。

參與到社區的疫情防控,使我更加意識到肩上的曆史使命。親身體驗過基層工作的辛酸苦辣,更堅定要成為自信自強、發光發熱的大學生,展現青春激昂的風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志願故事03

志願是一件值得自豪經曆

——中西臨211董志超

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我時時刻刻為我是大學生志願團中的一員而自豪。

這次志願者服務的經曆也對我的人生産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為在學校裡的學生、作為在社會裡的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服從、付出、充滿熱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努力,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為人民服務。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于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這是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是當代青年志願者的使命。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願者,其實我參加志願者就是希望能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總會覺得缺少了愛,缺少了被關懷。尤其是随着人漸漸地長大,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就越來越複雜。同時我們會對這個社會越發不滿,覺得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很虛僞的社會。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份愛,是一種對弱勢群體的一種無名的愛。我相信憑着這心中的一份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我們年輕人做起,我們可以讓自己,讓别人看到這個社會始終還是溫暖的。所以從這方面看,我覺得我們更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其中。參加協會,我希望得到的隻是一份體驗。

 在此次志願者活動中,我進入志願者微信群,成為抗疫志願者中的一員。每天工作是卡點值班,進行非必要不外出勸返工作,嚴防進入進出,嚴格做好登記測溫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和居委會工作人員一起對小區住戶入戶排查情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我們耐心進行勸導,尤其是中老年群衆,勸其待在家中,有生活必需品可随時向社區反應,盡可能滿足社區群衆的需求。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社區每天的全面消毒,穿戴上簡單的塑料雨衣,戴上一次性手套,背上消毒箱,每棟每層進行消毒。

作為一個志願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支援者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志願故事04

疫情下的寒假志願感悟

——中西臨211許承佑

疫情下的寒假,出門的人很少,兼之寒假我回了老家——一個人口,本就不甚多的小鎮。如此,出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行色匆匆。印象裡那段時間的鄉村,廣播裡隔三岔五的放着發音不标準的疫情期間,如非必要,禁止外出。那樣的環境下除非必要情況,是不會有鄉下人想要壯着膽子出門遊逛的,畢竟他們一直都是信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是這種背景下我去了村民居委會做志願活動。我做的事聽來很簡單,就是負責在門口發口罩,測一下來訪村民的體溫并做好簡單記錄。

來往幾乎皆是農民,性子急,遇到事要出門,一陣風就走了,不戴口罩是常有的事。村委會畢竟是公共場合,在當時情況之下,不戴口罩堅決不允許進。在我們那裡,村委會有點遠,去一趟村委會要花些時間,而且去村委會的基本上都是急事要事。火急火燎出門,到了門口辦不了,種地的莊稼漢不是楊時自然理解不了程門立雪的堅持,當然了政策之下,沒有口罩就是不能進。

後來我去當志願者,看似清閑無趣的發口罩,讓我看到了疫情下的農村衆生相。急不可耐的,破口大罵的,唉聲歎氣的,後悔無奈的……這些沒有口罩的人們,給一個藍色的一次性口罩,就像虢國太子見到扁鵲,得救了。

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同情,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不是浮于外表的慈悲。而是将我們的心放在此時正在遭受苦難的人所處的境遇中,感受他所承受的悲苦,竭盡全力發自内心的去幫助他。于我,舉手之勞,卻能幫助到很多人,何樂而不為?所謂大醫精誠,疫情期間志願助人或許是一位醫學生應該有的職業素養。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對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以上活動的風采展示,體現了我院學子積極在奉獻中努力作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實踐中傳播文明,在行動中促進和諧的精神。期待下期同學們的作品投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