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以待人 信以立身|我院順利開展“杏林築夢”學生資助 誠信教育系列活動

發布者:張豔梅發布時間:2022-06-08浏覽次數:174

誠信,是一種品格,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更是一種責任,是一個人行于世間之憑。為了加強對受資助學生的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提高他們的誠信意識、風險意識和感恩意識,引導他們珍愛信用,理性消費,樹立正确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增強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在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通知文件精神的指導下,我院開展以“誠以待人信以立身”為主題的“杏林築夢”學生資助誠信教育系列活動。

一、誠信教育主題班會

   

在學院領導的關懷和指示下,我院輔導員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開展誠信教育主題班會,不僅向同學們講述了“一諾千金”“徙木立信”“橋下之盟”等傳統故事,也講述了感動中國人物的現代故事,如孫東林在哥哥出車禍去世後,堅持把工資發給農民工,不拖欠工資;吳玉蘭以拾荒、賣廢品的方式還清了去世丈夫和兒子留下的5萬元欠款等等。畢業班輔導員提醒2022屆畢業生同學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網上确認,開展誠信還貸教育,相關同學全部完成。中華文化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二、感恩勵志事迹分享會

   

   

學院12名受資助同學自發組成代表團,由王一明老師主持本次會議,其他同學線上參會。本次會議内容豐富,包括參會代表分享自己獲得獎助學金的求學心得,受到資助對自己成長的影響以及平日裡志願故事的經曆體驗。王一明老師向12名宣講代表頒發誠信之星、自強之星榮譽證書。“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完善和發展。希望學院全體受資助同學能夠努力學習,樂于奉獻,在傳遞愛與關懷中創造更豐富的人生價值。

三、反詐宣傳主題班會

輔導員老師向同學們講述了大學生受騙多發案件類型,主要為校園貸詐騙、**刷單詐騙、網戀詐騙等等,提高了同學們對網絡詐騙的法律認識。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對于“餡餅”提高警惕,不要貪圖小便宜,避免落入陷阱;提醒同學們養成自我保護意識和警惕意識,及時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不輕易洩露身份信息,對于陌生來電保持警惕之心,對于熟人的突然無緣由的轉賬彙款請求,也要先确認對方身份;網絡詐騙的套路在随着時代而變化,反詐學習也必須時刻保持靈活性、動态性,積極向身邊親友和同學宣傳分享反詐知識,共同營造濃厚的校園反詐氛圍,起到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的效果,降低詐騙發生的可能。

誠信教育主題班會加強了同學們的誠信意識、感恩意識,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确的消費觀和價值觀、珍惜自己的信用;感恩勵志事迹分享會激勵同學們奮勇上進、積極投身于學習、志願活動中;反詐宣傳主題班會提高了同學們的防範意識,有效地保護自身财産安全。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院同學表示強國一代有我在,願腳踏實地,心系祖國,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