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傳播弘揚中醫藥文化,日前,學院中醫專家和學生志願者組成“岐黃傳承石榴籽”實踐團,前往新疆喀什、克州等地開展“中醫惠民,文化潤疆”暑期社會實踐。
中醫義診惠民,岐黃文化潤疆
義診活動當天,克州烏恰縣人民醫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烏恰縣人民醫院院長沈春峰牽頭的專家團隊與學院徐征、魏凱峰、周俊兵、白宇4名中醫專家組成的聯合義診團隊,為聞訊而來的當地農牧民群衆耐心診治、答疑解惑。中醫專家團隊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中醫治療方法和健康指導。為消除語言交流障礙,學院新疆籍學生志願者從旁翻譯、協助溝通。實踐團學生志願者還為當地群衆提供了量血壓等服務,并發放精心配伍的中藥藥茶、中藥香囊及“冬病夏治”宣傳頁,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開展健康宣教,通過中醫特色服務和知識科普讓當地群衆更加直觀地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聯合義診團為當地群衆開展義診
實踐團成員為當地群衆發放中醫藥香囊
傳承紅色基因,延續戍邊精神
活動期間,“感動中國”人物、烏恰縣人民醫院終身名譽院長、“白衣聖人”吳登雲為實踐團成員開展戍邊勞模事迹報告會。大學畢業後,吳登雲響應黨的号召,志願從江蘇來到邊境小城烏恰,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一名醫者,他紮根邊陲60載,以仁心仁術守護帕米爾高原。吳老深情說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他以自身經曆勉勵青年學子扛起時代責任,接力保衛邊疆、報效祖國。
戍邊勞模事迹報告會
近年來,在江蘇省“組團式”援疆醫療工作隊的接續努力下,克州人民醫院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檔升級”,成功建成自治區首批互聯網醫院。實踐團成員赴克州人民醫院參觀,直觀了解邊疆地區鄉村振興、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成就。“石榴籽”們紛紛表示,将從援疆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感恩黨的關懷和人民的奉獻,未來要更好發揮專業所長、投身邊疆建設。
實踐團成員參觀克州人民醫院
石榴籽感黨恩,返家鄉綻芳華
在喀什疏勒縣張骞紀念館,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骞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豐功偉績和各民族融合奮鬥發展的曆史,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院新疆學子妮娅孜古麗激動地說道:“很高興這次來到家鄉開展實踐活動,聆聽戍邊事迹,傳播中醫藥文化。希望今後我也能當好一顆民族團結的‘石榴籽’,運用專業所學,守護家鄉人民的健康和幸福。”下一步,學院還将組織更多像妮娅孜古麗一樣的“石榴籽”們分赴家鄉,開展“新疆學子百村行”活動,為家鄉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團成員參觀張骞紀念館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得到江蘇省對口援疆克州前方指揮部、克州人民醫院、克州烏恰縣人民醫院的大力支持。學校在烏恰縣人民醫院挂牌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今後新疆學子返鄉實踐搭建平台。
實踐基地挂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