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共建|“不堕青雲志,社區網格行”——小杏仁入社區宣講中醫養生知識

發布者:張豔梅發布時間:2023-11-18浏覽次數:31

  “爺爺好!我們辦了一個養生講座!”“奶奶,來聽我們的中醫養生講座吧!”青春的聲音在這個周六洋溢在仙林新村社區。跟着冬日的腳步,1118日,伟德网站是多少中西臨233班和本博貫通培養班團支部的70位小杏仁來到了仙林新村社區,開展了以冬季養生為主題的系列志願活動。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所以冬天呢,更要注意養生。”面對年過古稀的老人們,邱榮楠同學和許濤同學精心準備了養生講座,将課本上文鄒鄒的中醫理論轉換成更通俗易懂的大白話,給仙林新村社區的爺爺奶奶們好好地上了一堂“冬日養生課”。為讓老人們切身地感受到中醫的魅力,大家還貼心地為他們沖泡了藥茶。

    

志願網格活動

  為了更好地了解老人們在社區服務中遇到的問題,傾聽爺爺奶奶們對中醫的心聲,靈素班的同學們開展了社區服務狀況及中醫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

  盡管很多同學并不是南京本地人,與操着一口南京話的爺爺奶奶們交流并不是那麼順利,但是懷着一顆熱忱的志願之心,他們克服了心中的小小恐懼,勇敢地開口詢問,仔細地傾聽老人的一字一句,認真地記錄下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宣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爺爺,這是中醫宣講手冊,我念給您聽……”除了講座,同學們還準備了宣傳手冊。大家分散在社區,走訪了行動不便未能參與講座的老人,給他們也送上了一份“冬日中醫知識大禮包”。

  不光是老人,小朋友也在積極地了解“冬日中醫養生知識”呢——為孩子們在心底埋下一顆熱愛中醫的種子。

    

  “還記得入學時老師感歎到:你們趕上了中醫藥的好時候啊。誠然,這是中醫藥的春天,作為一名中醫人,我絕不希望這個春天隻是昙花一現。也許,中醫人應該加入科普中醫藥文化的團隊,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醫藥的故事。這也許會是中醫藥的出路。”離開社區時,有同學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能夠在志願助人的同時,科普中醫文化,發揚中醫精神,這或許就是杏林學子在志願活動中的最大的收獲。


圖片來源:中西臨靈素班、233班宣傳委

圖文編輯:陸妍欣、朱晨

Baidu
sogou